港聞
香港即時
1分鐘前
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昨日表示,明日(4月1日)至4月10日的清明節及復活節期間,香港將迎來全面通關後首次旅遊大潮,估計期間包括香港居民及訪客在內,將有903萬人次經各海、陸、空管制站進出香港,尤以復活節假期首天(4月7日)出境人潮最多,復活節最後一天假期(4月10日)返港人潮則最多。
清明節及復活節長假料903萬人次出入境
香港即時
3分鐘前
勞處介入查扣薪 黑手圖回水掩口
香港即時
4分鐘前
葵芳閣謀殺案驚人內幕|寡婦充當「家長」收留「黑暴男」害命
香港即時
19分鐘前
高鐵4·1重啟長途列車服務 料當日有逾3萬人離港
香港即時
7小時前
謝展寰到訪廣州及佛山 出席論壇商討灣區環保議題
香港即時
7小時前
中國
香港即時
7小時前
高速鐵路(香港段)將於4月1日起重啟跨省長途列車班次。港鐵表示,高鐵網絡覆蓋擴大至全國66個站點,列車班次增加至164班,大致回復至疫情前水平。
官方通報林場主求水事件:供水糾紛所涉新種苗木已安排澆灌
中國即時
7小時前
深圳立囑庫新設心愿傳承庫 4月6日向市民免費開放
中國即時
9小時前
宋濤在武漢會見馬英九一行
兩岸即時
10小時前
大文快報(2023.03.30)周四
大文快報
10小時前
中國西班牙建交50周年主題活動「中西文化之旅」啟動
中國即時
10小時前
國際
以色列突襲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
國際即時
14小時前
(有片)自相矛盾!美媒爆白宮「剪映」製片 用TikTok模板音樂
國際即時
14小時前
美參議院表決通過結束新冠疫情「國家緊急狀態」法案
國際即時
16小時前
美國裝有1400噸甲醇駁船部分沉沒
國際即時
16小時前
巴西與中國將以本幣進行貿易 不再用美元作中間貨幣
國際即時
16小時前
兩岸
兩岸即時
10小時前
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宋濤30日在武漢會見來大陸訪問的馬英九一行。宋濤首先轉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馬英九的親切問候,充分肯定了馬英九為發展兩岸關係作出的重要貢獻。
台北故宮博物院器物處瓷器科人員去年5月19日整理文物時因操作疏忽,導致瓷器「清乾隆青花花卉盤」掉落地上破損。此事去年10月底被踢爆,引發轟動一時的台北故宮博物院打破碗事件。如今3件受損瓷器已修復完成,「文物檢測與修復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特展今日(30日)開幕,除展出破損瓷器與修復紀實影片,也展出書畫、古籍檔案、器物與織品等台北故宮博物院文物四大類型修復室,因應不同材質與文物類型提出的修復方案與完成品。
台北故宮修復3摔碎文物 展出紀實影片
兩岸即時
13小時前
外交部:美方執意安排蔡英文「過境」竄美 密切跟蹤事態發展
中國即時
14小時前
台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昨日開始竄訪中美洲,但10天的行程中有近4天是在美國境內,並有多場公開活動。美國媒體還報道,美國眾議長麥卡錫或與其「低調」會面。不論是「高調」還是「低調」,也不論是「過境」還是「正式」訪問,蔡英文在美國當局縱容之下已嚴重越界,「倚美謀獨」無異於玩火自焚。而美國意圖利用蔡當局進行破壞一個中國原則、破壞台灣和平的舉動,也必將遭到中方強力反制。去年佩洛西竄台的結局,就是最好的證明。
對於美國利用蔡英文「過境」搞美台官方往來,破壞「一個中國」原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昨日用三個「堅決反對」表達嚴正立場: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堅決反對台灣當局領導人以任何名義、任何理由竄美,堅決反對美方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同台灣當局進行任何形式的接觸。這三個「堅決反對」,清晰表明了中方堅定立場。
世界銀行首次在香港以巨災債券形式發行總額3.5億美元的保險相連證券,為智利未來三年與地震風險有關的損失提供保障。世界銀行以實際行動展現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肯定和支持。此次巨災債券的發行,可謂香港發展國際領先風險管理中心的重要里程碑。
今年兩會發出全力拚經濟的集結號,即在3月下旬得到了實打實的體現。接二連三的主場外交、多邊外交、國際峰會,眾多外國政要、外企外商巨頭組團來華,高規格的「請進來」,釋放對外開放的誠意,奏響對外開放的強音。
從下個月開始,港島南區和荃灣區的關愛隊將率先投入服務,這對完善基層治理、建立友愛和諧社會很有意義。
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昨日拉開帷幕,這是疫情爆發後論壇首次於線下舉行,吸引了世界目光。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成功舉行、中國與沙特深化經濟合作、中國與巴西宣布以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一系列盛事的舉辦及合作協議的簽署,充分展現了中國發展的強大動能,也反映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新發展態勢。香港社會要深入思考如何順應時勢變化,抓住發展機遇,實現自身更大發展,為國家發展、民族復興多作貢獻。
高鐵香港段4月1日起全面恢復跨省列車服務。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昨日表示,港鐵已與內地相關鐵路部門成立專責小組,研究將高鐵短途班次「地鐵化」的可行性,讓乘客可憑票在當日內乘坐來往同一站點的任何班次。香港與內地合作進入新階段,高鐵短途「地鐵化」是民意所向,有利構建「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符合兩地共贏發展的大勢所趨,兩地交通管理部門應加緊合作早日促成。
有「未來醫院」之稱的廣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沙院區昨日啟用,立即成為關注焦點。該院區處於大灣區核心地帶,作為一家綜合性現代化醫院,不僅造福廣東居民,也將成為內地港澳人士的試點醫院,所以有「大灣區醫院」之稱。行政長官李家超和醫衞局局長盧寵茂為醫院啟用儀式致辭,表達了特區政府的重視。廣東方面為推進大灣區醫療合作不斷推出新舉措,香港方面也要加把勁。
新一屆政府大力在世界各地「搶人才」,有立法會議員建議,政府應有序開放內地及台灣等地的中學生來港就讀直資、私立中學的簽註,並完善配套和做好宣傳,吸引東南亞華僑或外地學生來港就讀。本港教育水平在國際有良好口碑,而本地出生率下降,中小學面臨收生不足挑戰,開放學額給外地學生自費來港就讀,不失為發展本地教育產業、提前「搶人才」、提升本港競爭力的可行途徑。政府應積極研究相關政策配套,為本港教育長遠發展籌謀。